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上尉两名、军曹一名(以上为西人)、旗手军曹一名、军曹六名、伍长十二名、炮手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名(以上为华人)。所配火炮的形制与前无大变化,数量略有增加。
常胜军在苏南诸战役中协助淮军,出力甚大。因英法军的行动仅限于上海附近,故当淮军打出上海后,全由常胜军配合作战。因当时淮军初换洋枪,炮队较少而不齐,每至攻坚,往往仰赖常胜军甚多。常胜军中的重炮,如三十二磅炮,在太仓、昆山及以后的苏常等地的攻坚战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胜军中的一些主力火轮,如“海生(hyson)”号、“飞而复来(firefly)”号等,都是载有三十二磅和十二磅榴炮的攻城利器。正因为此,戈登以后益发跋扈难制,李少荃虽派有副将李恒嵩会办常胜军管带,亦愈感棘手。待1863年12月苏州杀降发生,两人几乎势同水火。虽几个月后经过赫德调解,常胜军再次参战,但李、戈两人之间的裂痕难以弥合。到了1864年5月,李鸿章终于奏请朝廷批准,花银十万两将常胜军给资遣散。但留下其jing华--炮队六百人与洋枪队三百人,编入淮军序列。
除了常胜军外,还有中法混合的“常捷军”(即“花头勇”)和中英混合的“常安军”(“绿头勇”),该两军的军制与“常胜军”相似,在浙江作战。左宗堂经略浙江,麾下洋炮很少,攻坚多赖“常捷军”的炮火。例如1864年3月的杭州之战,太平军守军在常捷军的炮轰下弃城而走,结果途中大部被左军歼灭,便是一例。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炮兵出现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由淮军开风气之先。淮军因衍生于湘军,在初期由湘军直接拨入的竟占六成。其初期的营制、装备当然与湘军相同,“其营制为曾文正手定,而李伯像遵守之”。唯抵沪以后,李少荃亲见洋人利器jing良,遂师夷之长技,几年内淮军尽弃旧式冷热兵器,换装洋枪洋炮,成为中国第一支全近代化装备的军队。待平定太平军、捻军之后,淮军成为全国主要支柱武力,尽管有各种复杂原因所致,但淮军的装备战力无疑是一重要因素。
淮军的装备现代化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自1862年4-6月间,从水路出发的十三营和陆路出发的两营先后抵沪。到沪不久,就有挑选少量弁勇*练洋枪的记载。如6月15ri虹桥之战中,程学启的开字营以洋枪百人诱敌而获胜,便是一例。之后令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先是韩正国的亲兵两营,后及于松、铭等营,到是年9月已有洋枪千杆。从9月底以后,李鸿章开始变更淮军营制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