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调教大明》最新章节。
顺字行仍然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其实可以说是飞快发展着。但是在张用诚和唐瑞年,任磊,张思根,还有周晋材,陶希忠,周思进等军政人才的主理之下,还有徐渭,宋尧愈,孙承宗和徐光启,还有袁黄等超级牛人的辅佐,整个辽阳的发展可以说是飞速来形容。
可以说,明末人才,在这个时候,辽阳为最盛,这是一点儿也不夸张的说法。
“盐场和铁矿,估计要在九月初才完工。”
张用诚看黄广裕笑着合上本子,便继续接口道:“铁矿设窑四十余处,每处百余工徒,再有焦厂,木厂,运输,杂务等人员,整个矿场用工八千人左右,未来最多要用万人。以复州矿的规模来说,这样就算差不多了。”
“一年能出产多少?”
“按目前试产的进度和产量来推算的话,一年总有精铁过千万斤吧。”
“这也不错,但还是不多。”
众皆默然,以大明一年所需钢铁的铁课就两千万斤,民间用铁在两亿万斤以上。
当时中国的总人口肯定是在一亿五千万以上,甚至有学者认为达到三亿,具体的数字并没有官方统计,缺乏权威,就算这个时代的人也很难知全貌,不过以近两亿的数字来推算,这么多人口所需要的铁具也是天文数字,从一柄镰刀到家中的各式锅具灶具,再到铁犁,鞍具,都是需要铁来制成,再到国家层面的铠甲,头盔,兵器等等,每年用铁肯定都是在两亿斤以上了。
铁是一直要消耗的,再俭省的人也无法禁止铁锈的产生,所以更新换代,势所必然,而以中国现在的铁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更新换代所需,不仅是军器,民间所需也是远远无法满足。
就是这样,此时明朝的铁产量肯定还超过全欧洲的年产量,从经济角度来说,大明仍然领先着世界。
众人静默了一会儿,张用诚才沉声道:“其实我辽中最多的矿藏分布,并不是在复州,而是在辽阳和沈阳中卫之间,咸宁堡附近,全辽铁课,在这里征收也是较多。但这里情况复杂,李家,金家,杨家,祖家……辽镇各家都在这里有小型的私矿,各家利益较重,不控制全辽,无以谈控制这些铁矿。所以大人,我们只能忍。”
辽阳到沈阳中间,如果是在地图上,就是往右手边画一条直线,在咸宁堡附近,这里是全辽最多最广的铁矿分布区域,这里也就是后世的本溪地区,由本溪到鞍山,铁矿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李成梁家族走私到蒙古的铁制品,全部就是这里的小型私矿所出,这也是给李家的千万身家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调教大明》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