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大枭雄》最新章节。
明遗民王余佑(号五公山人)写的这首诗也可以看出起对明朝深厚的感情
“为避风波镇闭门,安心不说旧朝恩。无端梦起兰根土,自取青山拭泪痕”[2]
明遗民顾梦游说“余生曾作太平民,及见神宗全盛治。城内连云百万家,临流争僦笙歌次。”[3]
冯梦龙在明亡后迅速编印的《甲申纪事》中记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上至朝臣,下至普通平民的忠烈之士殉国的事迹,其中有一则是来自他家乡。“吴门许文学琰,字玉重,……欲向贵人求起义不得,号恸求死”,三次自杀,一次投江,被人救起,“投缳门侧”,又被救归,结果“家人进餐,先生怒甚,其嚼瓯咽之,喉肿,绝粒五日,又作一绝而逝”。
冯梦龙为此作了好几首诗以作悼念,其中一句诗是“合眼休言万事空,无穷幽愤郁胸中”[4]
明朝的遗民林古度“儿时一万历钱,佩之终身”,他有诗说“登高空忆梅花岭,买醉都无万历钱”[5]
大学者,大思想家,也是明朝的遗民傅山有诗说“苦楚四十年,矢作崇祯人”[6]
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些在历经满清森严文网之后侥幸保存下来的明遗民对明朝的赞颂之辞呢?又有几个人知道当时人民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呢?倒是对从遗民那里摘录出来批评明朝的文字津津乐道,渲染不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被污蔑的最厉害的朝代,被丑化的最厉害的朝代,被糟蹋的最厉害的朝代,但却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朝代。
为什么李自成的义子乃至义孙,最后成了拥护明朝最坚定,抵抗清军最顽强的力量,为什么他们在南明时期,不再打自己的旗号了,而完全成了忠于明朝的力量。这未尝不是出于内疚,未尝不是出于赎罪!
到最后弹尽粮绝,重重围困,山穷水尽的时候,任何其他功利的想法实际上都已经不存在。当我们说李来亨的茅麓山的时候,他不是作为李自成的孙子,而是作为在整个大陆都已经沦陷的时候,仍旧打着明朝旗号抗清的明军将领,他们是“明军”!
甚至姚雪垠的《李自成》的结尾,写到这最后一曲悲歌的时候,反复强调的也不是他们的闯王余部的身份,而是强调他们的明军身份!这其中用意何在,读者自当深思。
不理解明朝,也就不可能理解明末那些遗民,那些抗清烈士的行为和他们的感情!
不为明朝正名,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复兴,所谓的爱国主义热情,始终不过是玩弄清朝以及他的后继者袁世凯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大枭雄》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