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以逸待劳,他们集结了全国近一半的军队将近10万人在城外构筑防线。甚至打算在城内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展开巷战,即使失败也要展现塞尔维亚的不屈的精神。当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带着军队抵达旧帕佐瓦的城外时,两军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试探。
也许大家觉得塞尔维亚可能要爆发了,而奥匈帝国可能要吃苦头了,那你就错了。彼时的全世界所有人的认为塞尔维亚只是瓮中之鳖,是的塞尔维亚就是可怜的王八。奥匈帝国的统帅是阿尔布雷希特大公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是奥地利帝国最后一位著名的统帅,他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名将卡尔大公长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之孙。他在1866年的库斯托扎战役击溃了意大利国王统帅的12万军队,战后主持军事改革,获得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三个国家的元帅军衔,和军事上的开明相比,他在政治上极为保守。他是19世纪欧洲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生为名将之子,他的军事素养和军事才能绝对是一流的。
寒冬作战已经是奥匈帝国那些高层能给他的最大的压力了,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在带领军队抵达旧帕佐瓦的第一时间就下令军队进行休整,等过了冬天在作战。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做法是明智的,奥匈帝国是一个大国他的后勤保障根本不是问题(毕竟才七万多人作战的战线也不远)。但塞尔维亚就不同了,两年的扩军不经榨干了国库也榨干了人民的潜力和耐心。
12月二十日,耐心告竭的塞尔维亚军队反而首先向奥匈帝国的军队发起了进攻。短短几公里的战线上挤满了塞尔维亚的士兵,但是奥匈帝国毕竟是奥匈帝国,它可以被普鲁士击败可以在数量上被俄国击败但再怎么说也不会被塞尔维亚军队这种才训练两年的军队打败。这次战役是19世纪一次不对称的战役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战略思想。奥匈帝国的堑壕防线就像海边的礁石一样坚固,尤其是在奥匈帝国的防线上还装备了大量的手榴弹和格林机关枪,尤其是在机关枪面前即使不是凶残的马克沁(帝国陆军现在装备的制式机枪也是格林机关枪)格林也够了。*在钢铁火线面前是多么的脆弱,而之所以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是因为塞尔维亚的军队居然在使用了后膛装填击发枪的情况下还采用排队毙命的模式(塞尔维亚军人居然不知道战争的模式已经改变了,也是醉了),可以想象十余万人的塞尔维亚军队到最后自己崩溃了,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一开始是打算拼消耗拼国力从而拖垮塞尔维亚的军队(奥地利人知道英国人援助了塞尔维亚所以高看了塞尔维亚),哪知道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