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淮军早期的几支老资格的炮队发展简介如下:
1、罗荣光的亲兵洋炮队营此即1864年5月常胜军遣散后,遗留下的六百人整营炮队。被李鸿章认为是淮军中“员jing而整”的炮队,有炮位三十余门,“皆中国所无者”,其中开花巨炮及六十四磅子的大炮就有一二十门。淮军接收后,派副将衔游击罗荣光为管带,留有外**官十一名帮同教习。李鸿章以这个营,配以得力枪队,作为亲兵二营,亲自掌握。初时调扎于苏州城外的浒关,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时,将其调驻南京,后随李在苏、鲁、豫等省剿捻。1868年回到南京,次年再随李鸿章赴武昌,1870年转防西安。不久天津教案起,驻守天津大沽海口,时已扩充到一千八百余人。之后该炮队长驻天津大沽,罗荣光则先后升为大沽镇副将、天津镇总兵、xin jiāng喀什噶尔提督(仍留直效力)。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克大沽口时,炮队败散。
2、刘玉龙的炮队营
原为程学启的开字营炮队营,始建于1863年chun夏之际(曾合并华字营的吴兆楣炮队)。程学启为淮军初建时的第一勇将,开字营也是平吴时的第一大营头。在进攻平望、嘉兴前,购得三十二磅、六十八磅子的大洋炮三尊,为当时淮军罕有攻城重炮。据李鸿章说它是在淮军中仅次于常胜军遗留的炮队。程学启于1864年4月阵亡后,开字营为其部将王永胜、刘士奇共带,炮队营官为刘玉龙。1865年6月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时,把该营和常胜军炮队一同作为亲兵,调驻南京下关。1876年,因李鸿章已北任直隶总督,不愿再为驻南京的此营炮队更换新式的克虏伯炮,便以节饷名义将其裁撤出淮军,转由两江总督沈葆祯从江苏饷项中拨款供应。因该营是江苏和南京驻防的唯一炮兵营,沈葆祯只得接收下来,并交由驻防江南的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节制,成为庆军中由江苏供饷的头一营。1880年吴长庆率庆军主力六营移驻山东登州后,刘玉龙的炮队营与另三营仍留驻江苏,先后归曹德庆、班广盛统领。
3、铭军的开花炮队营在淮军中资格却较老,1863年chun始建。有洋炮二十余尊,大者四五千斤,小者干余斤、数百斤不等,最大的为三十二磅子开花炮两门。李鸿章对它的评价是“大炮少而小炮多,可以攻营劫寨,而专攻一城,尚不敷用”,“不足致死命”。此营长期一直是铭军统领的亲兵,与一营得力的洋枪队结合,组成枪炮队连理二营。1871年刘铭传从陕西离军,就把这二营带回保定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