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圣诞》最新章节。
第六章:神秘药方
据《吕氏春秋》记载,魏文侯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回答道:“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侯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说:“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谗血脉,投毒药,刨肌动腐,而名闻于诸侯!”(长兄诊病,通过观察人的神形,在病症尚未形成时就把病根除掉,长兄的高明之处在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不被人们察觉,所以名不出家;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的萌芽状态,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中兄的名气不出于乡里之间;而扁鹊我治病是常常在病情严重之时,根据血脉的变化下针放血、用药敷药、割开肌肤、刮除腐肉恶痈,人们反而觉得医术高明,所以名声响遍诸侯。)
被扁鹊尊为最高医术的长兄,按现代医学来讲,所做的就是“治未病”,其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一思想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得到更明晰的阐述,他指出医生应当善于“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病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系统,“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在诊断和治疗上更注重其逻辑、因果及相关性,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掌握了健康保健的三个层次,即预防、检控与治疗,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以上可以看出,中医是“未病”、“欲病”、“已病”等“三病”兼顾的,其灵魂是总体性、辨证施治;而西医更注重局部,往往直接用生化、物理等方法针对问题本身去“治已病”,比较起来缺乏总体性、辨证施治的灵魂,更像是试验科学。
从这个角度分析,西医更多地体现了技术的层面,“下医”的特色比较明显;而中医是“上医”、“中医”、“下医”等组合的“三医”保健治疗科学体系,其科学内涵与当今医学界倡导推广的“三级预防”相吻合。
所以,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技术再高明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圣诞》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