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咫偶闻》最新章节。
之,在帅府胡同,后迁于北。以其地近东华,外省大吏入觐,辄喜驻此。而寺复层甍云构,闲院花飞。粥鼓晨严,垆烟昼静。地无人迹,竟日苔封,洵精蓝也。道光中,凯之公偕心农公及先君、先叔父读书于此,结漱芳文社,同人极一时之盛。余家举业之学,本于家传。恭慎公为阳湖管韫山先生入室弟子,故诸父皆有声场屋,同掇巍科。凯之公举业尤精,恭慎公屡充读卷。出门下者,皆一时名流。公与大山公日与酬接。故游从云兴,见闻日博,一时有联珠之目,曾辑《五枝轩文稿》。凯之公、大山公皆擅古学。大山公集名《榕阴小舍垂根草》,凯之公名《凭懑录》。
法华寺,在豹房胡同,明代建。《啸亭杂录》记:乾隆中,法和尚居城东某寺,交结王公,淫纵不法。为果毅公阿里衮所擒,立杖杀之,即此寺,其巨为东城诸刹冠。咸丰庚申之役,王大臣于此设巡防处。总之者为瑞文庄公(常)、文文忠公(祥)、宝文靖公(鎏)、麟梅谷(魁)。凡数月,和议既定,诸大臣于此延见洋人,是为京师交涉之始。
寺之西偏有海棠院。海棠高大逾常,再入则竹影萧骚,一庭净绿。桐风松籁,畅人襟怀,地最幽静。己丑庚寅间,与同人为社,会于此。以读书及诗古文词为日课,余名其室曰丁嘤馆。乙未复会,则同人益增,才俊咸集,一时称极盛焉。同治初,昌平孙丹五(云)曾寓是寺,著《余墨偶谈》,记当时名人甚盛,今惟续耻庵及静澜上人仍在座中耳。
智化寺,在禄米仓胡同,为明王振舍宅所建。极宏丽,今已半颓矣。殿宇极多,像塑尚出明代。西殿为转轮藏,别无佛像,亦它寺所无。万佛阁规模巨丽,碑述振事极详。盖振自宣德时入宫用事,宜宣宗之末,三杨不能制之矣。旧有振祠,今毁。
阿文成公祠,在灯草胡同,今子孙尚居之。综论国朝诸宰相,必以公为称首。唐之姚宋,宋之韩范,差可肩随。李文饶、张太岳不足继武。而遭际明时,得竟其用,又非古人所及。自开国诸相,大抵有祝有诅,惟公众口无闲言。诸家诗文集,历历可考。遗大投艰,所向如志,老成硕画,望重当时。化林坪之乱,诸将不知所为,公以两月平之。金川之役,天下兵威所不能定,公以二年定之。修黄河,筑海塘,指挥如意,若所素习。其不世之勋,则尤在开拓西域。盖西域以化外初入版图,漫无经纬。公为区疆画邑,直不啻手造一国,百余年来无能少改。即以鄂文端之"改土归流"方之,亦所不及。盖"改土归流"至今尚有流弊,西域无流弊也。且明见远虑,朝廷有一大举措,必为筹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咫偶闻》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