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而此时杨昭正召集几个工匠商议如何铸造银币,在中国古代各地多使用散银、银锭,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判定银子的成色,而且还要判定银子的重量,非常麻烦。
在清朝的时候,银两成色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如此就出现了所谓的火耗归公,也就是民众交上来的银两在铸造成官印的时候火耗由官府衙门获得,民众本来缴纳1两纹银的,加上火耗,如此缴纳更多了。
但另一方面铜钱则实现铸造,在秦朝的时候用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铸造重二铢四垒的开元通宝,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
看着眼前七八个铸造师傅,杨昭指着前面的一堆散银,指着旁边的铜钱道:“各位老师傅,大家可能也知道,这银两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很多商家常常以银两成色不够,以银两重量不足刁难乡亲们,造成乡亲们损失非常大。
虽然现在田赋不需要缴纳银两,但是丁赋还是要缴纳银两的,但各地银两成色完全不一致,造成官府在运输过程损耗,造成一些衙门竟然征收损耗,如此更加大了民众的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希望铸造1两、5钱、2钱、1钱,5分五种规格的银元,就命名为大明元宝,图案要求吉祥精美,工艺务必精益求精,如此方能保证大家爱不释手,利于推广。
各位,这可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事业,将来民众如果使用时发现银元缺斤少量后可以到官府所开的银庄兑换,如此大家也在流通过程中不会再上当受骗了。”
一个五十岁的老汉问道:“大人,过去官府铸造银元宝金元宝都会杂一些其他材料,如此方能保证银两的成色较好,大人是想要这银两成色达到几何?
杨昭笑道:“苟师傅,我想实打实的使用银两,也就是1两的银币价值需要达到1两白银,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民间大规模仿造啊。
大家也知道由于铜不足,各地仿造甚多,除了支付大家工钱之外,我可不想通过铸币赚取什么钱啊。
这个姓苟的匠人连连点头后说道:“大人,若真是这样,那么消耗的白银就多多了。制造1枚一元银币,只需要使用9钱5上好白银,再加上一些铜镍等物资,如此就可以铸造出1枚1元的银币。
大人,如果按照这种方法铸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