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到了11月中旬,经过一个半月多整治,至少在外表上看顺庆城已经走出战火的阴影,很多残埂断壁都得到修复,大街上也干干净净,为了抵抗流寇进攻的木刺阵已经撤除,流寇攻城的惨景除了还停留在一些人脑海里面之外,大家都开始淡忘当日的惨烈景象。
而在这个时候,另一种足以改变历史的事件在顺庆府各县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为了避免各地出现的旱灾涝灾,统辖的顺庆与潼川州12县正开始修水库运动。
按照报上来的材料,各县用2年时间先在最容易出现旱灾涝灾的丘陵地区先修3~4个水库,以起到示范作用,让大家看到水库巨大的价值,在那之后方大规模的修建水库,修建水渠,如此逐步改变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
考虑到修筑水库的复杂性,杨昭要求在修建水库期间知县、县丞、主薄等官员必须长期驻扎到现场调整各种问题,要求当地县议员协助官员处理有关纠纷,以调整各种矛盾,指导水库修建。
虽然发出这样那样的指令,但杨昭还是颇为担忧,害怕下面胡作非为,将修建水库这种好事变成坏事,这不,在顺庆保卫战后一个半月杨昭就带着一个骑兵大队到下面各个县巡视。
根据手中的简易地图,杨昭按图索骥巡视各个水库修建情况,到第三天赶到渠县,看到知县刘万坤正与几个乡绅发生争执。
看见杨昭骑马赶到姚坪水库,看到水库周围有4,5百乡民,大家10多个人围成一堆,有的正用独轮车推运泥土,有的几个喊着号子,抬着200多斤的石头打夯。
看见杨昭感到,知县刘万坤气喘吁吁的跑来,见过礼之后杨昭笑道:老刘,走点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过去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出仕的时候不是经常走路吗?
我在上个月不是说了嘛,这几年天灾人祸的,民众生活都非常辛苦,土地出产也非常少,大家生活补助包干,过去朝廷给你们每个知县雇佣4个柴火皂奴,1名马夫供驱使,现在给你们每个知县216两纹银的养廉金。
就像岳池的王知县这样就很好啊,减少雇佣人员,家里面2个老妈子照看家人,外面1个师爷1个长随,走哪里就骑着马带着1个师爷1个长随与几个衙役,这样虽然排场小了,但每年开支不到150两纹银,连同俸禄每年可以节约以节省120两纹银,节省下来的相当于2年薪水呢,按照每亩土地6两纹银计算,他每年可以卖20亩上好的水田,或者开一个好一点的店铺呢。
刘万坤连连摇头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