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再次回到顺庆城,蛮人在在汉人统治区域强行推行剃发令,在江阴、在嘉定制造的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惨案传来。
本来,剃发令颁布只是稍稍晚于蛮清占领金陵而已,本来这些惨案在蛮清占领金陵两个月之后接连发生,但时人认为其爆炸性远未南京陷落那样来的震撼,如此竟然晚到了三个月。
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
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
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竟然有许多被蛮清思想洗礼后的奴民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在所谓的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攻下辽阳,“生擒御史张铨,其余官民皆剃发降”。不久辽东各地大小城池尽入金人手中,“官民皆剃发降”。
在那以后,蛮清只接受“剃发归降”,投降的百姓叫“剃发降我之民”。
攻下城池而官民没有剃发,就不算真的降服,蛮清是要大加杀戮,明将张春的故事更能贴切的说明这件事情。
张春曾经是四万明军的统帅,在大凌河之战中被后金俘虏。
被俘当晚,皇太极就派人送来了佳肴美酒,但为张春拒绝,还说了“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之类的话。
也难怪,如果派人送顿酒菜就能劝降一个统领四万军队的明朝将领,那大明江山只要轻轻一捅就倒塌了,皇太极对这次失败应该有心理准备。
此后,张春开始绝食,但求一死。三天之后,皇太极再次出马,亲自给他赐食,张春不知道是被感动还是实在太饿,开始吃饭,这就意味着他愿意效忠了。
一切都谈好了,但张春就是不愿意剃头,皇太极无奈只好把他安顿在三官庙“恩养”,最后张春始终老于庙中。
如此明将张春就成为第一个因为不肯剃发而死去的大明忠烈之士,但不是最后一个。
天聪四年三月(也就是1630年),蛮清大贝勒阿敏示谕永平官民:“我兵久留于此,意在养民,以成大业。尔等妄意谓我将返,且间有不剃发之人,是不知兴师之意也。今尔等宜各坚意剃发,有不剃者察出处死。”
从那时候蛮清下令,所捕获的汉人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