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在平时每个里训练10个壮丁,如此就有百来个人,寻常流寇若想作乱,难上加难啊。
这样的话,若流寇与地方奸猾之徒勾结的话,我们也可以非常快的知道,免得像上次那样被流寇打到城门边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才做出反应啊。
袁定想了想,叹息道:轩轾,这种想法好是好,但你想想,这要多少钱,多少粮食啊?前几天你不是在哭喊,没有粮食,没有钱养兵啊,要设定专职里长,设定专职乡长、还有衙役什么的,这需要多少钱啊?
轩轾,要知道这几年连年干旱,很多地方搞得民不聊生啊。
杨昭摇摇头,笑道:袁公,设立专职乡长,专职里长,就是为了减轻民众疾苦啊。如今里甲长名存实亡,我设立专职里长,就是确保各个里长负担起正赋征收工作。
袁公,你也知道,若不能沥青各地真正的人口,耕地面积,我只有征收三饷,这样的话,普通民众更加苦不堪言。若是沥青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到时候我立马取消三饷,每100亩税田只是征收12石粮食。
再说了,那些专职里长,专职乡长,最好从那些有一定功名的秀才、读书人中挑选产生。袁公,这些被选中的秀才,读书人都需要正派,年轻,敢于任事的。
袁定颇为心动,作为县里的学政,常常为下面那帮生员命运堪忧,因此,听说军中大规模招纳司务长、招纳知事,袁定多番鼓励那些贫寒的学子以杨昭为榜样,投笔从戎,以闯一番事业。
现在听杨昭提出这个保里甲制,内心蠢蠢欲动,但又不敢相信杨昭,眼中充满疑惑,问道:轩轾,此言当真?
杨昭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袁公,若违背誓言,我将死于乱刀之下,这总可以了吧。
杨昭行五出身,再加上古人多相信誓言,听杨昭如此说,袁定大惊,三人坐在一起,当即商定由武明道挑选人员,对挑中的乡长、衙役进行重点培训。
周正是一个落魄书生,参加乡里组织的几次童子试后都没有考过,现在年过二十,看来科举与自己这辈子无缘。
为了养家糊口,周正在隔村吴家沟谋了一个私塾活计,以教习吴家那帮族中子弟。
一谈起吴家,大家都知道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富家大户,听老人说吴家祖上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后来随军入川,组后定居在蓬州,经过两百多年经营,吴家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家大户,光是吴家祖上留下的公田就有500多亩。
本来以为就会这样平平安安的渡过这一生,谁料到在一个月前,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