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美国大编剧》最新章节。
一个年龄!
《洛杉矶时报》方面对于这一次中国同行的到来接待的规格倒是蛮高的,酒店是四星级,吃的是专门的中国餐,时间方面也尽可能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进行,硬件设施也是考虑得非常周到。尤其是对于中国同行提出的,能不能随美国记者进行一次现场采访----以学习美国同行的高效率工作方式----的要求,美国人也是大开绿灯。
而这一次的跟踪采访,也真的是让来自中国天津的新闻工作者大开了眼界,一个最最普通的记者,有报社配备的采访车,里面包括手提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摄影机,照相机等硬件一应俱全,这也就罢了,美国因为新闻媒体的特殊性,一些在中国甚至都不敢想象的画面也被展露在中国人面前:和警察激烈的争吵,只为了进入犯罪现场进行拍摄和照相,和某起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谈判,一些小额的奖励或者说贿赂,记者本人当场就可以做决定。虽然这是极个别的极端现象,但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表明,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有着中国同行绝对不能比拟的自主权和其他条件!
而这样的事实也极大的震撼了赵家东,他不由得又重新开始考虑起那个几乎已经被他放弃的建议来。
注1:关于把赵家东留在美国工作这件事,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YY的有点过份了,其实不是的。有很多读者是一直追看我的作品的,他们可能会知道,本书的男主角赵晟其实使用的是笔者的儿子的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是我真的没有什么想象力,懒得为一个名字着急半天;第二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太监。
这不是开玩笑,在笔者出车祸的时候,真的想过就这样结束掉算了,还是赵晟强烈要求,这部书才继续下来的。其实不但是赵晟的名字,在前面的“中国之行”几章中出现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几个人的名字,也基本上是笔者家人的名字,不过是做了一点点改动罢了。
有点扯远了,把话题拉回到内容上来。前文没有提及的一个人是笔者的妹妹,曾经在加拿大留学,而我的父亲,也确实是在报社工作(不是天津日报),他也确实是准备在退休之后到加拿大去工作的,也给当地的一家社区性报社发出了简介(当然,这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而对方也很有兴趣邀请家父到那边工作。在这里加上这样一段内容,只是为了还家父一个生前的愿望而已。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美国大编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