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风华》最新章节。
换句话说,此刻观文殿里收藏的户籍档案,可以看作是用大隋江山换来的。
按说这些户籍资料田产分布,理应收藏在国都所在专门的库房精心看管打理。
就算是东都洛阳留有备份,也是只有对应的官吏可以掌握,且存放在专门的地方,怎么也不该放到观文殿内。
再说从方才翻阅的情况看,这些卷册编撰的时间是发生在杨广初征高丽失败之后。
也就是第二次大索貌阅的结果,并没能达到杨广满意,第一次辽东攻伐的失败,也让大隋面临人力和财政上的双重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切,杨广再次检地检丁,希望从世家嘴里夺一部分资源出来弥补亏空,结果导致了最终的惨剧。
杨玄感之乱,很可能也是因此爆发。
自己当时还在阿爷的护持之下,对于这件事所知不多。
由于随后天下陷入动乱之中,人们对于这次检查也就没有太多记录。
随着秩序的恶化,杨广再想搞这种大索已经成为泡影,是以这次大索的结果,可以看作是大隋朝最后的人口田亩数据。
固然之后的战乱导致秩序崩坏,流民大量增加,会导致很多户籍数据不再准确。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户籍资料没有意义。
毕竟伴随着大索貌阅一起推进的,还有大隋的输籍法。
也就是把百姓三百家到五百家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
有户口以及输籍资料在,日后天下安定后,就能根据这个估测出原本当地有多少人。
如果前后差距太大,那么就不妨再来一次或是几次大索,直到数字达到正常。
再说不管怎么乱,田地的总数放在那不会变,有这个依据,谁再想侵占田地就很困难。
谁拥有了这个,谁就掌握了帝国的基础,至少也是个重要依据。
等到改朝换代重新计户授田时,有这个就能加快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避免耗损。
以杨广的多疑,肯定不会放心把这么重要的资料放在自己视线之外。
再说自己大军入长安的时候,也没从大兴宫找到这方面的最新资料。
很多户籍档案都是前两次大索时的旧档,效力肯定不如王世充手里这份。
如果自己猜得没错,这些户籍档案应该是被王世充私自扣下的。
杨广有意迁都江都,当然机会把对国家最有用的物资都迁过去,洛阳又是水运中转的重要节点,一切就好解释了。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风华》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