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曹魏》最新章节。
?虽然荀彧、祢衡、孔融三个人的死是曹操对于政治路线的一种维护,但是当这种政治路线之争蔓延到自己集团内部深层之后,就算是非常亲近的人也会受到清洗,但此时此刻的曹操已经六十一岁了,他还能分得清什么事是什么是非么?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曹操此刻的身体也已经到了极限极限到了曹操年过六十所办的第一件案子就开始出现了偏差。
这件案子的死者姓崔名琰,而且这个案子摆明了是一起冤案。
对于崔琰的案子,就连曹操都有点袒护他的意思,因为崔琰的死让曹操感觉到了无穷无尽的后悔意味。就连陈寿,谈到崔琰的时候,也不免说上一句:“崔琰之死,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我自己对崔琰的描述,也就是下面的一句话:“文武双全、朝廷重臣、正人君子、德高望重,实在是一个非常拔尖的人才。”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小时候特别喜欢击剑,酷爱武术,敏于行而讷于言。二十三岁的时候,他被乡里面定为“正卒”,也就是正式的戍卒,每年必须去服一段时间的徭役(当时的徭役包括力役和军役)。这种徭役在当时只有文学子弟才可以免除掉,为了免除这种劳役,崔琰也和一般人一样的发奋苦读《论语》和《韩诗》,29岁成为经学大师郑玄的弟子,这下有了郑玄这位老师的领导,很快,袁绍知道了这个消息,连忙把崔琰招进幕僚之中,担任骑都尉。
袁绍是一个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家伙,崔琰劝说袁绍不要去打曹操,结果袁绍偏要去打,兵败官渡。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看到这种形势的崔琰只好推说自己有疾病,推辞了袁尚和袁谭两个人的请求,结果被关进监牢,多亏陈琳的解救才得以出逃。
曹操攻破邺城之后,崔琰就投降了曹操(说投降不恰当,曹操好歹也是国家主席,应该说投诚)。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除了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己担任丞相。在丞相这一职务的下面,又设置了东曹和西曹。巧的是崔琰在东曹和西曹两个职务上面都干过。西曹管中央各部门,东曹管理地方和军队。
崔琰在这两个职务上面办实事,选择了很多的优秀人才,量才录用,不讲情面。杜绝用人的腐败,维护了选官的公正。
崔琰是当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仕,从小就性情敦厚,寡言少语,而且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像这种清廉忠贞、正派儒雅,既有高风亮节,又有远见卓识,看人看得很准,做事做的很正派,仪表堂堂的人,不但朝廷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曹魏》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