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周鼎记》最新章节。
”
长孙恒有意拉安和下水一块经商,心想,凭自己的财力,加上安和这脑袋,定能将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大,所以有意试探。
林一山忙说:
“在下本是淡泊之人,平时并无大志,能吃饱穿暖,平安渡此一生足矣,加之在下平时并无经商经验,所谓“隔行如隔山”,只怕一入商海,抽身不脱啊!”
长孙恒以为他看不起商人,所以也就不再说什么。
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的排序历来是:士、农、工、商,商人就是四等公民、社会末流。
即便你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可在当权者面前你什么都不是,甚至连农民兄弟的腰杆都可能挺得比你直。因为他们身后有一条永远开放的上升之阶。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说农民出身的人只要肯付出努力寒窗苦读,就有可能一朝翻身光宗耀祖,可这样的机会商人却没有,因为科举考场的大门永远都向“铜臭满身”的工商从业者关闭。
在唐代还规定商人还不骑马,不准坐轿,而且不准穿同样色的鞋子。
安和也很奇怪为什么每次见到林长贵时,他都穿一双两种色的鞋子,当是安和还以为这老头像后世的小青年一样赶时髦,故意穿两种色的鞋子呢。
为什么古代会这么轻视商人呢,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有几句诗:
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这几句诗似乎掩藏着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密码。
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首先要跟着利润走,为了牟利经常是精打细算,否则他做不了商人。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所有其他价值都被放在次要位置,而这肯定要跟其他行业的人产生分歧。
而古代统治者大多信奉儒教,把慷慨大方、乐善好施视作一种美德,在他们眼里,商人过于吝啬,锱铢必较。不合当时的封建礼念,所以才会有如此做法。
古时,不但是中国,欧洲国家也是轻视商人,西欧商业开始复兴时,教会深感疑虑。
根据基督教的观念,贪婪是十恶不赦的罪孽,而赚钱总是跟贪婪联系在一起。教会之所以放债取息,是因为有这样一种信念:这是在利用时间差来赚钱,是在出卖时间,而时间是属于上帝的。
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歧视商业的官本位社会中,财大者未必就能气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周鼎记》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