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周鼎记》最新章节。
的时候,下面已有少许飘落的花瓣,哪花朵红中透白,像极了美人的脸,唐诗人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古名句正是对它的真实写照。
窗棂下各种两株芭蕉,高一人许,肥厚宽长的芭蕉叶将窗棂都染上了一片绿的颜色。芭蕉“绿天”的称号可不是随便得的。
芭蕉叶子大而厚,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怀素曾用它来练字,古代的文人喜欢在芭蕉叶上题诗。真是应了哪句“诗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紧靠院墙处栽有数百杆翠竹,清风许来,枝摇翠浓,平添了许多的雅致。
难怪郑板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了。
最让安和好奇之处是柳县令竟然在院内一片空地处用桑、榆、竹各色树枝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三溜青篱,里面种着几蛙青菜。
雅致之中又多了几许生活的情趣,永城县闹市之中竟有如此致情趣之处,安和不禁看得呆了。
身穿浅绿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介帻,四十多岁的县令柳文直正坐在院内一个石凳上看书,石桌上放着一壶煮好的茶,和几个青瓷盖杯。
看黄大海领来一个少年,柳文直就知道是安和了。
不禁上下打量了一下安和,只见这少年剑眉朗目,睛若点漆,鼻悬若胆,虽然衣服有些破旧,但丝毫掩饰不住英武之气。
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但目光沉静如水,在自己的逼视下竟没有一丝的慌乱,洒中透着一股大气,显得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
安和看到柳文直,赶忙打上一躬,朗声说道:
“草民安和见过柳大人。”
柳文直放下手中的书,从椅子上站起说:
“少年郎不必多礼,听黄捕头说搬运老县衙瓦砾的差使,是你想出妙策才如此快完成差事,少年郎真是才智无双啊!”
安和忙说:“雕虫小计,不值一提。小人初来到,生计所逼,才出此下策,主要是想替我弟弟林一山填平哪大坑,至于县衙赏赐的哪十吊钱,在下实不敢受。”
安和话说得相当客气,其实是怕柳文直不往哪十吊钱上提,故意提醒他。柳文直哈哈一笑说:“你兄弟二人既然按要求完成了哪差使,哪十串钱自是你兄弟应得。作为一县之长,岂有食言之理?休要担心,走时自会让阮主簿给你取来。”
安和一听,自然高兴,哪十串钱看样子是十拿九稳了,于是又起恭维起柳文直来,在院内走了一圈赞道:
“我看大人这院内景物如此雅致,以物知人,想必您定是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周鼎记》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