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周鼎记》最新章节。
己的学问。
书生并不奇怪这少年不知现为何年,在场的人也大多不知。
古时信息不畅,像皇帝薨逝,新皇继位这等大事,消息由驿使从长安骑马一站一站往下传达,到县衙这一级少数也要十多天的时间,再说关注皇宫内这些消息的大都是各级官员,和读书人。
老百姓关心的是油盐酱醋,柴米酒茶这些生活琐事,只要吃饱穿暖,百姓只知身在大唐,至于哪个皇帝执掌大统,百姓大多不知。皇室的变换,大臣的更迭,远没有县令升迁,村正的任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小事,更能引起他们注意。
就是放在现代,你让一个老百姓把历界国家领导人说出来,估计也非易事。但你要问他村长是谁,大部分都会晓得。
听到是唐高宗李治在位,历史学得不错的安和对李治还是比较了解的,就是哪个死后被自己的皇后武媚夺了帝位的悲催男。
想想以前看过的历史,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时十八岁,他的母亲长孙皇后三十八岁就病死了,由于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根据“立嫡不立庶”的原则,李世民决定立他为太子,李治一看,不干不干,谁爱干谁干,反正我不干,吓得哭昏过去了。
李治太怕他老爹了,李世民杀哥哥,宰弟弟,逼他爹退位,把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都禁起来了。现在让他当太子,他害怕,李世民还真有点看不上他,认为他太窝囊,半点不像他,后来还曾动过废黜他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劝说下,才算作罢。
为了使太子将来以后有出息,一代雄主李世民除了喋喋不休,耳提面命地教导外,竟然写出一本《帝范》来规范太子的言行,为了取悦父皇,李治这太子当的也是醉了,天天抱着比长安城砌墙用的砖头还要厚的《帝范》背啊背,总怕哪一天父皇考他答不上来,结果把脑子搞成了浆糊。
李世民戎马一生,天生威严,不怒而威,每次见到父亲,心中就阵阵的战栗,即使太宗和颜悦色地问他,他也是紧张的要命,在太宗面前如坐针毡,如履薄冰,久而久之就吓出了风疾(也有的说是李家的遗传病),所谓风疾就是一种心脑血管病,一发病就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每当有百官奏事的时候,力不从心的李治不得不经常让武后一同临朝听政,协助他裁决政务。
武媚天性聪颖,反应敏捷,加上深厚的文史素养以及对政治的天然热衷和高度悟性,这一切都使她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李治对皇后的表现非常的满意,从此,武后开始顺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周鼎记》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