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们的1*9》最新章节。
量装备火器来说,从依靠材料的弹射力量到利用火药爆炸来形成推动力,是一个进步,但这不是决定性的进步,只是方向正确。道路还非常漫长。
近代欧洲火器运用上就经过多次反复第一百四十章你个兵痞,你不是说不说话嘛
。
刚大规模装备火枪时,出现了火枪队单行横列的阵型,意在发挥火力的覆盖性。
但实战检验后,又不得不回复到方阵阵型,前面又加上了保护作用的长矛兵。
后来能够将火枪队的战力提高到在野战中不需依靠冷兵器部队的支援,可以独力对抗骑兵的冲锋,关键还在于连发装置与膛线的出现。这二者提高了火枪的发射效率、射程与精度,它的出现与子弹的产生,枪械铸造工艺的提高密不可分。
要不说李子强董事能从这个发展中,骄傲地得出了一个结论:机加工技术改变了历史!
而所有这些的进步,并不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会有的。它依靠的是其背后的数学、物理、化学、军事学的深厚积累,如果再延申一下,材料技术,加工技术,能源动力,乃至管理学等方面的发展……
我的文科同学,你看那面世界的历史文化中,既没有这样的文化底蕴,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文化积累……所以很难期望它会有这样的革新,无论哪种体制下。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啊!不是谁管理的问题------
就算再给明几百年的时间,如果不从外面世界吸取先进文化,至少在火器发展上,很可能长期徘徊在原地。当然,也可能出现几个璀璨如流星一样的人物,但没有用的,他们之间无法形成体系……这是整个历史大文化背景决定的,你无路可逃!
明的文化,更多的是去研究如何让人更纯粹,纯粹的道德榜样,纯粹的孝子,纯粹的忠民……也许后者更是关键。
葡澳的雇佣军在支援永历桂林之战的表现,不仅让清兵学到了东西,南明的军人也看明白了现实。
葡澳现在不支持南明政权了,南明没火炮了,也没有雇佣军了的时候,忽然有一帮子大傻瓜出现了,竟然说可以用女子换红夷火炮!
梅乐芝经理给这次交易设定的交换比例绝对公正。
17世纪,英国制造的四磅炮,其成本不超过六十两银子。在减去虚报、求购等因素后,一门四磅炮的售价加上运费等必要成本,应该在一百两到一百五十两左右。
四磅炮这种小口径火炮,容易制造而且保密程度低,其购买难度应当低于红夷重炮。
找找看小说网【shcflt.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们的1*9》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